三国故事馆 | 惊雷,这通天修为,三国内政紫金锤——荀彧
作者:大仙来源:玩家原创发表时间:2020-06-04
笑谈古今事,大仙论三国,大家好我是大仙。话说昨天大仙在洞府中勤奋修炼,忽然一股奇风来袭,惊雷,这通天修为,天塌地陷紫金锤!大仙心中大骇,正不知是哪路上仙路过,掐指一算,方知乃是三国内政第一人的荀彧荀大夫路过此处,带起一片惊雷。于是,今天的【三国故事馆】,大仙决定和诸位聊一聊荀彧荀大佬的故事。
荀彧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中,顶级的谋臣之一,其长期作为曹操的谋主,在曹操奠定基业、最终成就王业的过程中,立下了汗马功劳,是曹魏集团不可取代的核心谋士之一。同时,作为一个顶级的内政人才,荀彧有着顶尖的政务处理能力,堪称三国时代的萧何。即便是在扬刘贬曹的《三国演义》中,对于荀彧也多有赞誉,由此可见荀彧在三国时期的历史地位之高。今天,大仙与诸位主公一起,了解一下荀彧的平生。
荀彧出生于汉朝官宦世家,早在汉顺帝、汉桓帝的时候,就已经名声显赫,有八龙之称,他的叔父荀爽作为桓帝时的司空,位属三公之列。因此,荀彧可以说是世食汉禄,而事实证明,荀彧从始至终,都保持了他对汉朝的忠诚,这也是他最终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。
当汉顺、桓之间,知名当世。有子八人,号曰八龙。彧父绲,济南相。叔父爽,司空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荀彧在年轻的时候,就已经被称为王佐之才。当时袁绍势大,荀彧的许多同乡如辛评、郭图等人,都认为袁绍最终能成大事,因此在袁绍账下任职,唯独荀彧认为袁绍终究无法成就大事,于是前往投奔当时实力弱小的曹操。
彧年少时,南阳何颙异之,曰“王佐才也”……彧弟谌及同郡辛评、郭图,皆为绍所任。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,时太祖为奋武将军,在东郡,初平二年,彧去绍从太祖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荀彧的投奔,让曹操如获至宝,认为荀彧之才,可比张良,对其委以重任,封为军司马。
太祖大悦曰“吾之子房也”,以为司马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在这之后,曹操连年征战,讨董卓、伐张绣、与袁绍争锋、伐刘琦而会猎江夏,每次领兵出征,都必定将属地的政务全权交给荀彧处置,足可见他对荀彧的倚重。
太祖往征诸侯,常留荀彧主事,颇为倚重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事实上,荀彧对曹操的最大贡献,并不是每逢战事,奇计频出,帮助曹操出奇制胜,而是从战略的角度,为曹操集团规划好了未来的发展战略。他劝说曹操,要奉天子以令诸侯、奉主上以从民望、让曹操以晋文公、汉高祖自比,从而成就一代伟业,复兴汉室。
彧劝太祖曰“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,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。自天子播越,将军首唱义兵,徒以山东扰乱,未能远赴关右,然犹分遣将帅,蒙险通使,虽御难于外,乃心无不在王室,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。今车驾旋轸,东京榛芜,义士有存本之思,百姓感旧而增哀。诚因此时,奉主上以从民望,大顺也。秉至公以服雄杰,大略也。扶弘义以致英俊,大德也。天下虽有逆节,必不能为累,明矣。韩暹、杨奉其敢为害。若不时定,四方生心,后虽虑之,无及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大仙本来想自己组织语言,将荀彧为曹操规划的战略路线解释给诸位主公们听,但是《三国志》的这段记载太过精彩,大仙无论如何释义,也无法道尽其中精妙之处,因此引用原文,与主公们一同赏鉴。
事实上,史学家们评论三国,都认为,这是荀彧版的“隆中对”,是和诸葛亮一样,在战略上为一方势力的发展路线提供了详细的规划。在这个版本的隆中对中,荀彧主要为曹操规划了两件发展战略:一是“奉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策略,帮助曹操占据了“天下大义”;二是让曹操专心屯田练兵,“修耕植,练甲卒”,积蓄实力。可以说,兼顾了一个势力发展的“里子”和“面子”。而值得称道的是,这一版 的“隆中对”足足比诸葛亮正版的“隆中对”早了十五年,由此可见,荀彧之大才,足以与被《三国演义》加持了的诸葛亮相媲美。
除了在战略上为曹操规划了发展路线以外,荀彧最主要的贡献在于,他为曹操推荐了多位顶级人才,其中包括号称“神鬼莫测戏志才”的顶级谋臣戏志才,戏志才死后,荀彧又推荐了顶级谋臣郭嘉;除此之外,如荀攸、钟繇等曹魏集团的肱骨,都是荀彧所推荐的。
除了在战略方面有大才以外,荀彧的军事能力也堪称顶尖。当时曹操与袁绍相抗,曹操势微而袁绍势大,曹操欲退兵避其锋芒,荀彧敏锐的发现了袁绍的薄弱之处,并且去信劝说曹操要坚持抵抗,并详细分析了袁绍的不足之处,认为袁绍手下谋臣虽多,但是不能尽用,而颜良文丑只是一勇之夫,不需要放在眼里。曹操听从了荀彧的劝说,坚持作战,果然等到了转机,乌巢一战,反败为胜,奠定了其称霸北方的坚实基础。而官渡之战的发展,一切都和荀彧所估计的一模一样。
彧曰“绍兵虽多而法不整。田丰刚而犯上,许攸贪而不治。审配专而无谋,逢纪果而自用,此二人留知后事,若攸家犯其法,必不能纵也,不纵,攸必为变。颜良、文丑,一夫之勇耳,可一战而禽也”……皆如彧所策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在这段精彩至极的分析之中,荀彧指出了袁绍手下谋臣的缺点,并且预言了许攸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变数。果然,如荀彧所预料的那样,田丰因为顶撞袁绍而被下狱,许攸则因为贪财而被审配不容,最终投降曹操,带来了这场战争的转机。而颜良文丑也果然如荀彧所说,只是可以“一战而禽”的勇夫,所有的一切发展,都如荀彧的预料一样,荀彧之大才,已无言语可以描述。
曹操晚年,晋位魏王,询问荀彧的意见,荀彧认为不妥,他觉得曹操兴兵是为了匡扶汉室,而最终却为自己谋求王位,这不是君子所为,曹操于是对荀彧心生不满。汉室倾颓,而曹操反相已露,世间再无能够挽救汉室之人,且荀彧已老,已经无力再扶持一位能够挽救汉室的英雄,因此内心充满悲愤,最终过忧成疾,病死在寿春,年仅五十岁。
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,九锡备物,以彰殊勋,密以谘彧。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,秉忠贞之诚,守退让之实。君子爱人以德,不宜如此。太祖由是心不能平……彧疾留寿春,以忧薨,时年五十。谥曰敬侯——《三国志・魏书・荀彧列传》
荀彧生为汉臣,世食汉禄,一心为忠,以大才辅佐曹操,终成王业,然晚年梦碎,过忧而死,嗟乎,何天如此妒英才也?
荀彧在历史中作为顶级谋臣,是曹操集团发展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,那么,他在游戏中的定位又是如何呢?
在《三国志・战略版》中,荀彧的核心定位是政治人才,这非常完美的契合了他在历史中的定位。2.70的政治属性成长是游戏中最高的。在主政官没有张昭的时候,荀彧是最好的选择。
自带战法【王佐之才】,可大幅提高武将的政治属性,满级时可以提高足足72点的政治属性,可以说是辅政最佳人才,没有之一。
在战法搭配方面,能够提高政治属性的【简政】和【见机行事】能够与荀彧的定位完美契合,提高荀彧的政治属性,从而更好地发挥他的内政官员的作用。
传承战法【十面埋伏】,高发动率、高伤害的谋略类战法,经常配和程昱使用或者与战法【克敌制胜】产生联动。
无论以多么严苛的标准,荀彧都是三国历史中最为顶级的谋臣之一,而他在游戏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若能有幸得到荀彧的辅佐,并且善用之,相信各位主公一定能在他的帮助下,成就一番伟业!
今天的【三国故事馆】就到这里,大仙还要赶着去和荀大佬套套交情,了却这一场因果,或许,这就是大仙的成道之机,诸公,来日再见。